? ?我國的垃圾量正在逐年上升,2004年我國的垃圾產量超過美國成為第一大垃圾制造國,2019年我國垃圾清運總量已經達到2.42億噸,且近年來增長率在不斷上升。除此之外,人均垃圾清運量一直在1千克以上,2017年達到1.2千克,其水平髙于亞洲周邊國家,如韓國的1.05千克/人/日以及日本的0.93千克/人/日,但是低于歐美一些發達國家的水平,例如美國和丹麥的人均清運量基本維持在2千克以上。其中,生活垃圾處理中的溫室氣體排放是近年來國際關注度比較高的問題之一。 一我國生活垃圾主要處理體系 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大、源頭眾多而且比較分散,因此城市生活垃圾收運系統存在多級結構,一般由前端收集、中端轉運、末端處置幾個階段構成,其中前端收集環節一般由初級收集、二級收集兩層結構組成。居民將日常生活中的垃圾投放到活動區域內部的初級收集地點,環衛或者社區的工作人員將初級收集地點的垃圾運輸到二級點進行集中的壓縮等處理,二級收集點的垃圾再通過載重量較大的垃圾車運送至中端轉運點,在此進行初步的粉碎、分揀等工作,最后經過簡單處理的垃圾被壓縮送至填埋場、焚燒廠等垃圾處理中心,有回收價值的則被送至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中心。 二我國生活垃圾常見處理處置方式 我國生活垃圾常見處理處置方式主要有衛生填埋、垃圾焚燒、堆肥和厭氧消化,近年來隨著垃圾焚燒能力不斷提升,填埋量隨之明顯下降,以上海為例,“十三五”期間,全市新增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1.3萬噸/日,新增濕垃圾集中處理能力3900噸/日;全市干垃圾焚燒和濕垃圾處理能力達到2.8萬噸/日,基本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堆肥和厭氧消化常用于濕垃圾處理工藝。 三生活垃圾收集處理過程碳排放環節 根據我國最新的溫室氣體排放清單(2016年),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1.3%來自垃圾處理領域,二氧化碳排放量高達1.58×108t/a。垃圾分類工作帶來碳排放的增加幾乎可以忽略;垃圾處理中垃圾填埋和焚燒兩類導致的碳排放量最高;在濕垃圾堆肥、可回收垃圾處理的情況下,剩余垃圾全部焚燒的碳排放量最低,同時焚燒發電和垃圾回收帶來的碳減排量最高,碳減排率達70%。 四我國生活垃圾碳減排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 據估算,在快速城鎮化發展背景下,2025年我國城鎮居民數量將達到10億人,城市生活垃圾領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排潛力大約為2.363×108t/a。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是生活垃圾處理的原則,在提高“三化”水平的基礎上發展“低碳化”則是我國未來生活垃圾處理的大趨勢。 生活垃圾裂解氣化無害化處理技術是第三代固廢處理技術,利用垃圾中有機物的熱不穩定性,在無氧或缺氧條件下對其進行加熱蒸餾,使有機物產生裂解,經冷凝后形成可燃的低分子化合物:氣態的氫氣、甲烷、一氧化碳;液態的甲醇、丙醇、醋酸、乙醛等有機物及焦油、溶劑油等;固態的主要是焦炭和炭黑,從中提取燃料油、可燃氣的過程。是傳統衛生填埋的替代品,是傳統焚燒的升級版,真正能做到國家要求的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的終端處理技術裝備! 裂解和焚燒是完全不同的兩個過程,其一,焚燒的產物主要是CO2和H2O,而裂解產物主要是可燃的低分子化合物,氣態的有H2、CH4、CO:液態的有甲醇、丙、芳烴酸、乙醛等有機物及焦油等:固態的主要有焦炭或炭黑。其二,焚燒是固體廢物中的主要可燃物質碳和氫的氧化反應,是一個放熱過程,而裂解則是一個吸熱過程,需要吸收熱量來使有機化合物分解。其三,焚燒過程中會產生大量飛灰,從而使得二惡英等毒性氣體以飛灰為載體合成,需要過氧反應從而大量空氣鼓入后產生大量氮氧化合物。而裂解是靜態反應,不會產生飛灰,而且需要厭氧環境,所以氮氣參與量會非常少。 ? 工藝優勢: 一、經濟性優勢 01 運行成本低 與傳統大型直火焚燒技術相比,中成環保裂解氣化成套設備經過嚴格計算設計,其設計處理工藝先進、機械結構緊湊、不需要垃圾破碎等環節,所以能耗少、運行費用低。因為煙氣中的含塵量少、成分簡單,所以煙氣處理耗材少、成本低。 02 運輸距離短,免去轉運站建設運營 中小噸位設計,垃圾收集后可直接運達,不再需要壓縮轉運。避免了壓縮運輸等一系列的二次污染的同時,節約高昂的垃圾運輸費,免去中轉站建設投資,大大降低了垃圾無害化處理的前端費用。 03 滲濾液一次性處理 垃圾會產生10%左右的滲濾液,中成環保裂解氣化成套設備中有滲濾液處理系統,處理后的濃縮液進入主設備高溫處理,免去滲濾液的單獨運輸及末端水處理系統的建設投資和運行費用。 04?節約大量土地 中成環保裂解氣化設備的設計緊湊,占地非常小,大量節省寶貴的土地資源。 05?設備投資小,維護成本低 中成環保裂解氣化成套設備不需一次性投入大量資金,與大型直火焚燒相比幾乎可以節約一半左右。因為是中小噸位設備可以按需分布投資建設,無須余量設計,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整體投資。設備壽命長,運行穩定可靠,維護成本低。 ?二、無害化 01?廢氣 中成環保裂解氣化設備在理解環節中,將垃圾分解為小分子的可燃氣體,然后進入二燃室進行高溫富氧燃燒,所以其產生的酸性氣體(SOx),氮氧化物(NOx),二噁英類分子以及重金屬非常少,然后再進入半干法脫酸+活性炭噴射+布袋除塵等環節,完全達標后排放。 02?廢水 垃圾滲濾液采用經沙水分離預處理后進入厭氧好氧生化處理,MBR膜系統深度處理后用于敞開式循環冷卻水系統的補水。濃縮液噴入裂解爐內完全無害化處理。 ?03?灰渣 灰渣屬于一般廢棄物,作為資源化利用的一部分,經磁選后可直接用于道路鋪設的路基用材,也可經破碎篩分后用于制備透水地磚。 04 飛灰 ?布袋除塵器攔截下的飛灰作為危險廢物,按一定比例在混合機內加入水泥,耦合劑進行攪拌混合,固化后送到填埋場,從收集到攪拌固化全過程均為密閉操作。 ?三、減量化 ?灰渣的產生量少,占垃圾的10%左右(根據垃圾的無機物含量),灰渣的熱灼率低于3%。 ?飛灰(危廢)的產量極少,也是中成環保裂解氣化設備的突出環保特點,一般情況下占垃圾的0.5%左右。 ?滲濾液在整套設備中協同處理,30%左右的濃縮液也進入裂解設備處理,幾乎無污水排放。 資源化 01?礦物資源回收 可篩選出灰渣中的資源,篩選后再通過磁選回收灰渣中的含鐵成分,分揀出其他可再生資源等,使灰渣成為城市礦產。 02?殘渣再利用 資源回收后的灰渣,經處理后可用以制備人工骨材或透水地磚。 03?余熱發電、供暖 二燃室燃燒產生的熱量,除供本系統循環使用外,還可利用余熱進行發電、供暖等,使垃圾成為再生資源,真正實現垃圾的資源化處理。 垃圾裂解氣化綜合處理廠的建設,與傳統的垃圾焚燒、垃圾填埋相比,占地少、投資少、建設周期短,可以解決處理垃圾的困擾,真正實現國家要求的“三化”即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理,不會再先分后混,不會勞民傷財,真正做到利國利民,造福社會!
自“雙碳”目標提出后,我國在積極推進碳中和。近日,國家發改委發布《“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進入“十四五”,我國步入構建現代能源體系的新階段。 “十四五”時期是為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打好基礎的關鍵時期,必須協同推進能源低碳轉型與供給保障,加快能源系統調整以適應新能源大規模發展,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生活垃圾裂解氣化無害化處理發電隸屬于新能源發電的其中一個分類,相較于傳統的以煤炭等燃料為主的火力發電模式,高效的垃圾裂解氣化發電擁有較為顯著的減排效果。 政策支撐 垃圾焚燒發電行業有序健康發展 近年來,國家大力支持垃圾發電產業發展,發布了一系列鼓勵政策,尤其是進入“十四五”以后,為確保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多項政策密集出臺,為垃圾發電行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2021年初,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要加快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推進生活垃圾裂解氣化發電,減少生活垃圾填埋處理。隨后,廣東、山東、甘肅、陜西等多個省份結合各省實際情況發布“十四五”綠色低碳循環發展規劃,推動政策落地。 2021年5月,發改委、住建部就聯合印發《“十四五”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發展規劃》?!笆濉逼陂g,全國共建成生活垃圾處理廠254座,累計在運行生活垃圾處理廠超過500座,垃圾裂解氣化設施處理能力58萬噸/日。全國城鎮生活垃圾處理率約45%,再此基礎上,提出了“十四五”期間總體目標,其中要求,到2025年底全國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能力達到80萬噸/日左右,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能力占比65%左右。這一發展規劃的發布,進一步確定了垃圾發電行業市場增量空間。 2021年8月,《2021年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工作方案》的發布,對行業影響重大,方案確定了生物質發電補貼中央分擔部分逐年調整并有序退出,逐年增加用于競爭配置的中央補貼規模。按照“以收定補、央地分擔、分類管理、平穩發展”的思路,進一步完善生物質發電開發建設管理,合理安排2021年中央新增生物質發電補貼資金,明確補貼資金央地分擔規則,推動新開工項目有序競爭配置,促進產業技術進步,持續降低發電成本,提高競爭力,實現生物質發電行業有序健康、高質量發展。 2021年12月,生態環境部等18部委聯合印發《“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其中要求提高生活垃圾處理能力,大幅減少生活垃圾填埋處置,規范生活垃圾填埋場管理,減少甲烷等溫室氣體排放。 近日發改委、能源局聯合發布的《“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提出,推進生物質能多元化利用,穩步發展城鎮生活垃圾裂解氣化發電,有序發展農林生物質發電和沼氣發電,因地制宜發展生物質能清潔供暖,在糧食主產區和畜禽養殖集中區統籌規劃建設生物天然氣工程,促進先進生物液體燃料產業化發展。 作為可再生能源,減污降碳效果明顯 在“碳達峰、碳中和”大背景下,一方面,垃圾裂解氣化處理成為解決“垃圾圍城”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垃圾裂解氣化發電行業作為典型“負碳”行業,其減碳效應顯著。 近日,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發布《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及熱電聯產項目碳減排量測算指南(征求意見稿)》,現征集各方意見。測算指南出臺后,也有利于生活垃圾裂解氣化發電項目碳減排量測算更加規范化、合理化。 從上述來看,“十四五”期間,垃圾焚燒發電行業可謂機遇與挑戰并存,無論是利好政策支撐,還是央補調整并有序退出,亦或有望參與碳交易,都是推動行業健康、穩定、有序地發展的有效手段,垃圾裂解氣化發電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可期。
? ? ?生活垃圾裂解技術的出現為垃圾處理提供了一種全新思路和解決方案,中成環保生活垃圾裂解爐,通過對生活垃圾進行絕氧裂解處理,不僅具有非常好的清潔性,而且還可獲得高價值的清潔燃氣、燃油和固體渣料等。設備廣泛應用于農村、旅游景點、車站、碼頭、高速公路、部隊、學校、養殖場、物流園區以及醫院等多種場所。 ? ? ?垃圾熱解處理技術是一種固體廢棄物熱化學處理技術,具有較低的污染排放和較高的能源回收率。熱解法利用垃圾中有機物的熱不穩定性,生活垃圾低溫進入裂解爐,在無氧或缺氧條件下進行加熱,使有機物產生熱裂解,改變原有分子結構形態,由大分子的有機物轉化成小分子的可燃氣體、液體燃料和固體燃料。生活垃圾熱解是在適合的溫度,無氧或缺氧情況下,生活垃圾低溫裂解爐參數,利用熱能使生活垃圾中的有機質的化合鍵斷裂。 ? ? ? 河南中成環??萍脊煞萦邢薰镜臒峤鉅t共有5層:可燃氣體層、干燥層、裂解氣化層、燃燒層和燃盡層,裂解氣化層與燃燒層分離設計,使剩余碳層充分燃燒,降低了灰渣熱灼減率的同時輸出更多熱量供裂解氣化,裂解氣化層的無氧環境不被破壞可持續進行,大幅提高了處理效率。爐內垃圾處于松散狀態,保證熱量快速進入裂解氣化層,使層內的垃圾與表面垃圾同步裂解氣化,保證了垃圾的處理速度。并且針對不同的垃圾成分和熱值,采用計算機對爐內裂解氣化溫度場和流場進行理論模擬,對爐膛形狀和布風進行優化,以達到更好的裂解氣化效果。并且考慮到我國垃圾水分高、熱值低以及熱值范圍波動大的特點,利用煙氣的余熱使高水分垃圾干燥,有利于裂解氣化的穩定進行,垃圾得到充分裂解碳化燃燼,減量率達到90%以上。垃圾處理中的滲瀝液選用生化預處理+膜生物反應器(MBR)系統+深度處理(納濾/RO反滲透)的工藝,出水水質滿足排放及回用標準,濃縮液噴入裂解爐內進行無害化處理。該工藝經濟性和成熟性俱佳,其中膜生物反應器(MBR)系統獲得了業界一致的好評和認可。真正的做到垃圾處理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的過程。
? 在不影響原來垃圾填埋方式的情況下,直接將填埋場庫存的老垃圾進行裂解氣化處理,生活垃圾經過熱解后只有兩種產品:可燃氣體+殘渣??扇細怏w經過發電機組發電后環保排放,殘渣可以用來做鋪路的磚塊,從而實現生活垃圾全資源化利用。項目通過垃圾填埋氣發電加上熱解氣發電基本實現穩定收入,減少該項目對于政府補貼的依賴,加強了項目持續穩定運行的能力。